51年毛主席与周世钊闲聊,谈及抗美援朝,周:岸英的死怪彭老总吗
1951年正月十二,北京城刚下过一场雪,积雪未消。午后,中南海丰泽园里炉火微旺,毛泽东与老同窗周世钊相对而坐。久别重逢,本是忆旧,却被一句突如其来的发问打破平静。
1951年正月十二,北京城刚下过一场雪,积雪未消。午后,中南海丰泽园里炉火微旺,毛泽东与老同窗周世钊相对而坐。久别重逢,本是忆旧,却被一句突如其来的发问打破平静。
1950年11月25日,大榆洞的山谷里弥漫着煤油味和焦土味,美军轰炸刚停,彭德怀在人群中低头辨认牺牲者身份,他没想到那具焦黑的身体属于二十七岁的毛岸英。
2013年,刘思齐已经八十多岁,可那年冬天,她坐在电视机前,还是像个小姑娘一样,说起往事时眼里亮晶晶的。距离1950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,她却依旧记得某个晩秋夜里,毛岸英走进她病房,悄悄把手里一枚小小的笔记本递给她,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——像是嘱托,又像是遗
有没有那么一段时间,你一闭眼就是某个人的声音?是少年深夜离家、小孩去远方打工,还是年迈父亲在回忆里摁着儿子的名字,喊了一遍又一遍?毛泽东也有过这样的时刻——他不是站在万人瞩目的讲台上,也不是在历史书页里一板一眼的“领袖”,只是个眼前坐着、伏案写字、却死死压着悲
毛岸英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,朝鲜战场那场火没能等来归家的脚步。多少年都过去了,他那段沉默、几句辗转的话,却仍然像石子一样压在家人的心头。可他算得上毛泽东的好儿子吗?人有的时候总想得到个答案!
“岸英,回北京后让你父亲寄我一百块,我得把多年前欠下的债还了。”堂屋里灯芯跳动,向振熙老人轻轻放下酒盏,话音落地,席间一时静得只能听见风吹竹叶。
“1951年1月12日夜里八点,北京西苑,灯光暗了又亮——’总理,是不是该告诉主席了?’警卫靠在门口,小声试探。”一句轻轻的问话,打破长廊里的凝滞空气。周恩来抬头,只回了两个字:“等等。”他手里的电报,已经被反复折叠出了白边。